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《2021年第14號中國國家標準公告》,批準發布包括《智慧城市 智慧多功能桿 服務功能與運行管理規范》在內的185項推薦性國家標準。值得一提的是,該標準是我國智慧燈桿產業所迎來的首個國家標準。
《智慧城市 智慧多功能桿 服務功能與運行管理規范》適用于城市道路、公路、高速路、廣場、公園、庭院等公共設施多功能桿,規定了桿體分類、一般要求、設計要求、布局要求、功能要求、安全要求以及運營服務要求等內容,填補了多功能桿在國家標準方面的空白,將進一步推動“多桿合一、一桿多用”,促進多功能桿行業發展,為構建物聯感知網絡、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的數字底座提供重要支撐,推動數字經濟發展、助力數字政府建設,促進數字化轉型,引領數字新生活。
該標準適用于燈桿高度小于20米,且作為城市道路、公路、高速路、廣場、公園、庭院等公共設施的多功能桿。道路多功能桿重點規范了智慧桿的桿體分類、一般要求、設計要求、布局要求、功能要求、安全要求以及運營服務要求等內容。桿體分類依據道路場景,桿體高度進行分類。一般要求對供電要求、管線要求、環境要求進行了規范。該標準重點指出:為滿足新型智慧城市需要,需要有效管理智慧桿的長期使用,制定并規范運營服務,包含信息管理、運行監控、維護等內容,使新型多功能桿可安全支持搭載移動通信設備、智能照明設備、視頻監控設備等。同時對智慧燈桿的安全防護性能提出高要求,包括電氣安全、通信與信息安全等。
隨著新型智慧城市概念的逐步滲透與5G技術的普及,該標準的實施也將為國內智慧燈桿產業的發展推波助瀾。智慧燈桿因具備通電、聯網、廣布的優勢而成為物聯網在城市中的重點應用領域,且可以搭載視頻監控、環境監測等功能配置,這些特點恰恰與5G微站建設的配套需求不謀而合。智慧燈桿作為分布較為密集的市政設施,可以滿足5G密集組網的站址需求,以智慧桿為5G基站載體,不但可以節約設備支出避免城市基礎設施的重復資金投入,節省空間資源,更能體現智慧桿的“一桿多用”的應用價值。